日期:2022/11/13 Click:565
教你各種堵漏方法
1)直接堵塞法:水壓不大(一般水位在2m左右)、漏水孔洞較小時采用。操作時根據(jù)漏水量大小,以漏點為圓心剔成直徑為10~30mm、深20~50mm的圓槽,槽壁必須與基面垂’直,不能上大下小。剔完后用水將槽沖洗干凈,隨即用水泥膠漿(水泥:促凝劑為1:0.6)捻成與槽直徑接近的錐形體,待膠漿開始凝固時,迅速將膠漿用力堵塞于槽內(nèi),并向槽壁四周擠壓嚴密,使膠漿與槽壁緊密粘合,持續(xù)擠壓0.5min,檢查無滲漏后,再抹上防水面層。
2)下管堵漏法:水壓較大(水位2~4m)、漏水孔洞較大時采用。操作時根據(jù)漏水處空鼓、堅硬程度,決定剔鑿孔洞的大小和深度。在孔洞底部鋪碎石一層,上面蓋一層油氈或鐵片,并將一膠管穿透油氈埋至碎石內(nèi)以引走滲漏水。然后用水泥膠漿(水灰比為0. 8~0.9)把孔洞一次灌滿。待膠漿開始凝固時,立即用力沿孔洞四周將膠漿壓實,使其表面略低于基層面10~20mm。經(jīng)檢查無滲漏后,抹上防水層的*一、二層,待其有一定強度后,拔出膠管,按直接堵塞法將管孔堵塞,*后抹防水層的第三、四層即可。
3)木楔堵漏法:孔洞漏水水壓很大時(水位在5m以上)采用,見圖14-59。其作法是先將漏水處
孔洞四周松散石子剔除并用水沖洗干凈,然后用水泥膠漿將一適當直徑的鐵管,穩(wěn)牢于漏水處已
剔好的孔洞內(nèi),鐵管外端應比基面低20mm,管的四周用素漿和砂漿抹好,待其有一定強度時,
將浸過瀝青的木楔打入鐵管內(nèi),并填入干硬性砂漿,表面再抹素漿及砂漿各一道,經(jīng)24h后,檢
查無滲漏現(xiàn)象,再做好防水抹面層。
(2)裂縫漏水處理方法
1) 直接堵塞法:用于堵塞水壓較小的裂縫滲漏水。其作法是沿裂縫剔成八字形邊坡溝槽,將其清洗干凈后,將水泥膠漿搓成條形,待膠漿開始凝固時,迅速填入溝槽中,用力向槽內(nèi)和沿溝槽兩側將膠漿擠壓密實,使之與槽壁緊密結合。如果裂縫較長,可分段堵塞。堵塞完畢并檢查無滲漏后,用素漿和砂漿把溝槽找平并掃成毛面。待其有一定強度后,再做好防水層。
2) 下線堵漏法:用于水壓較大的裂縫漏水的處理。操作時與裂縫漏水直接堵塞法一樣,先剔好溝槽,而后在溝槽底部沿裂縫放置一根線,線徑視漏水量確定,線長200~300mm,按裂縫直接堵塞法將膠漿條填塞并擠實于溝槽中,接著立即將線抽出使?jié)B漏水順線孔流出。如裂縫較長,可分段堵塞,各段間留20mm孔隙,根據(jù)漏水量大小,在孔隙處采用孔洞漏水下釘堵漏法或下管堵漏法將其縮小。下釘法是將膠漿包在釘桿上,待膠漿開始凝固時,插于20mm 的孔隙中并壓實,同時轉動并立即拔出釘桿,使漏水釘眼流出。經(jīng)檢查除釘眼外,其他部分無滲漏時,再沿溝槽抹素漿,砂漿各一道。待其有強度后,再按孔洞漏水直接堵塞法將釘眼堵塞。
3) 下半圓鐵片堵漏法:對于水壓較大的裂縫急流漏水,可采用此法。處理前,把漏水的裂縫剔成八字形邊坡溝槽,尺寸視漏水量大小而定。在溝槽底部每隔500~1000mm扣上一個帶有圓孔的半圓鐵片,把膠管插入鐵片孔內(nèi),然后按裂縫漏水直接堵塞法分段堵塞,讓漏水順膠管流出。經(jīng)檢查無滲漏后,沿溝槽抹素漿、砂漿各一道。待其有強度后,再按孔洞漏水直接堵塞法拔管堵眼,*后再把整條裂縫抹好防水層